珠海烈士陵园位于珠海香洲凤凰南路,陵园里的木棉枝繁叶茂,鲜花绽放,见证着革命先烈百年不变的初心。2025年,珠海烈士陵园迎来建园100周年。这座安息着革命英魂的百年圣地,几经修缮,百年传承,正以崭新面貌续写着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的壮美篇章。

守正创新,精神永驻
珠海烈士陵园始建于1925年10月,是叶剑英同志和珠海香洲各界人民群众为纪念在“香洲兵变”中壮烈牺牲的27位革命军骨干而修建的。前称“狮山烈士墓”,1956年改称“香洲烈士墓”,1979年改建为“珠海烈士陵园”。名称变了,但几代守护者初心不改,使命如初。2025年,珠海烈士陵园被评为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这是对这片红色圣地和革命英烈的崇高礼赞。

近年来,陵园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升级提升,纪念设施更趋完善,英烈精神与时俱进,焕发时代光彩。2020年,陵园内的珠海市革命史料陈列馆经过系统升级,展陈面积扩展到1046平方米,1300多张历史图片、20余万字史料,重现珠海百年革命历程,讴歌英烈业绩。园内标志性的“大型革命斗争史浮雕”完成保护性修缮,历史厚重感得以延续。
烈士陵园的“红色守碑人”,继承传统,不辱使命,主动将英烈故事送进珠海广大校园、送进省内军营、大学校园和社区。他们借助网络平台,通过实施“网上祭英烈”仪式,让缅怀突破时空,使传承融入时代,确保爱国主义教育不断线;“少年讲党史、童声诵百年”网上直播活动,情真意切,感动百万网友;历时半年,精心筹划拍摄制作的100集纪录片《不能忘却的记忆》短视频,在多家新媒体平台滚动播放,引发年轻一代精神共鸣,反响强烈。
珠海烈士陵园严格遵循“应迁尽迁、集中管护”的原则,翻山越岭,四处奔波,先后将70多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迁入珠海市凤凰山烈士陵园。应参加过南海国防工程的多位老兵的请求,陵园与部队和珠海市相关部门多次对接,组织人员先后前往荒废的白沥岛,实地查勘并顺利完成烈士纪念设施迁移工作,展现了守护英灵的信念使命。在“为烈士寻亲”活动中,让牺牲47年的王长生烈士与弟弟重逢,让“香洲兵变”中牺牲98年的吴乃川烈士等来了亲人。
薪火相传,续写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珠海烈士陵园的“红色守碑人”将继续肩负新时代的神圣使命:做红色文化的传承者,深化陵园与学校合作,让青少年在仪式中接受精神洗礼;做英烈故事的讲述者,持续挖掘整理史料,创新表达方式,让英雄形象更加鲜活;做时代精神的践行者,拓展褒扬纪念工作的深度广度,让尊崇英烈蔚然成风,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从1925年到2025年,珠海烈士陵园走过了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百年守望,初心不改;山河无恙,英魂长青。革命英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红色基因,已经深深融入珠海这座城市的血脉之中。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