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以生命铸就荣光,我辈以法律守护其不朽。江门作为“中国第一侨乡”,推进烈士陵园不动产登记专项工作,既是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光荣的政治任务,也是守护海内外同胞“家国永安”这一精神家园的使命所系。截至11月14日,江门市9处烈士陵园(集中安葬墓区)已全部取得不动产登记证,在全省率先100%完成烈士陵园办证工作,成效位居前列。
高位推动,凝聚思想共识。自2024年4月专项工作启动以来,江门市高度重视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工作,将烈士陵园不动产登记办理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落实,并将其纳入2025年度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通过“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议军会+专题会商会”等高规格平台进行部署推进,确保责任到位、措施有力。同时,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的监督职能,建立常态化会商与定期通报机制,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推力。市退役军人事务、民政、自然资源、不动产登记中心等部门协同联动,定期召开推进会,集中研判并破解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

▲鹤山市召开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工作协调会
精准施策,破解历史难题。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土地权属不清、用地手续不全等普遍性难题,我市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一是部门联动,摸清底数。各县(市、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主动对接自然资源部门,全面梳理、完善登记资料,并聘请专业测绘机构进行高精度实地勘察,精准划定用地范围,为确权登记奠定坚实基础。二是依法依规,分类处置。严格遵循《自然资源部办公厅 退役军人事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烈士陵园不动产登记专项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精神,对不同类型的遗留问题依法妥善处理。例如,台山市斗山镇烈士陵园依据相关政策,在用地手续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公告确权、报请市政府批准的方式,顺利完成了登记,为同类问题提供了解决范式。三是“一园一策”,攻坚克难。针对新会区、鹤山市等地遇到的用地手续缺失、权属界限模糊等具体问题,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与自然资源、属地镇(街)成立跨部门工作专班,通过资料搜集、实地勘测、专题研讨论证等方式,精准把脉,“一园一策”制定解决方案,逐一完善供地手续,成功打通办证堵点。

▲新会区召开烈士纪念设施土地确权工作会议

▲技术人员到现场测绘
协同增效,提升办理质效。各县(市、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与不动产登记中心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动态跟踪办理进度。各级不动产登记中心主动提供靠前服务,指定业务骨干专项对接。在申请材料齐全后,登记窗口立即开启“绿色通道”,实行专人受理、同步审核、即时登簿的“极速模式”,大幅提升了登记效率,确保了专项工作的快速落地。

▲办理烈士纪念设施不动产登记成果
此次烈士陵园不动产登记专项工作的有效推进,不仅从法律层面明确了烈士纪念设施的“身份”,赋予了其不可侵犯的产权保障,更是对革命先烈的深切尊崇,对红色根脉的坚定守护。下一步,江门市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健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从“管得住”向“管得好”提升,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英烈精神在侨乡大地永放光芒。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