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黑仔(1919—1946),原名刘锦进,广东省宝安县大鹏镇人,因为他身体结实,皮肤较黑,人们便亲切地称他为“刘黑仔”。刘黑仔出身农民家庭,少年时放过牛,做过帮工;读小学时,参加演出《投笔从戎》的话剧,受抗日救国思想熏陶。在日本侵略军侵占香港期间,刘黑仔率领的广东抗日游击队港九大队短枪队沉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洪流,参加海湾爱国知识青年组成的“海岸流动剧团”。他平时喜爱武术,经常在舞台上扮演智勇双全的游击队长。
1938年10月,侵华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刘黑仔目睹家乡惨遭蹂躏,矢志抗日。1939年春,刘黑仔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曾生领导的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后改为东江纵队)。后来部队受挫,刘黑仔回到大鹏,任小学代课教师,从事地下工作。
1941年初,日军第二次在大鹏登陆,在当地奸淫掳掠,激起刘黑仔满腔义愤。刘黑仔在大鹏王母圩击毙伪维持会会长袁德等多名汉奸。
1941年12月,日寇攻打香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按中央指示,派员深入香港地区广九铁路沿线,开展游击战争。刘黑仔奉命任广九短枪队副队长、队长。刘黑仔作战神勇,被誉为“神枪手”。在九龙、西贡和沙田一带,神出鬼没,袭击日军,出色地完成运送武器、护送文化界名人、抢救国际友人、打击汉奸土匪,收集军事情报等任务,成了名扬港九的传奇英雄。
日本投降后的1946年5月1日,刘黑仔在南雄县界址圩调解民事纠纷时,遭国民党军包围,在突围时不幸大腿中弹,后染上破伤风而牺牲,年仅2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