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英烈事迹 > 事迹介绍

彭湃

来源: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1-03-21 16:17:42

1

彭湃,原名彭汉育,也曾用过王子安、孟安等化名,出生于海丰县城龙津河畔一个封建大家庭里。他少小聪慧,勤奋好学,更可贵的是从小就对黑暗社会深恶痛绝。在陆安师范读书时,周围经常聚集着一班进步同学,痛责弊政,抨击腐朽,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学潮。

1917年春,彭湃就读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科。留学期间,当时苏联十月革命爆发,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从此他便积极钻研马列主义,如饥似渴地寻求真理。1919年,彭湃怀着极大的义愤参加留日中国学生反对卖国条约而举行的示威活动,示威游行中彭湃被日本军警打伤,悲愤之余破指血书“毋忘国耻”四字寄回海丰母校。1919年彭湃、李春涛、杨嗣震等留日学生组织“赤心社”,学习《共产党宣言》及《社会主义研究》等著作,出版《赤心周刊》,积极传播马列主义学说,揭露敌人的种种罪行。

1921101日,经海丰学联荐举及林晋亭、马育航等人赞成下,陈炯明电令海丰县长翁桂清委任彭湃为海丰县劝学所长(次年1月更名教育局)。任职后,选林文、陈魁亚、林晓初为局员,聘请留日同学杨嗣震、李春涛以及进步人士黎樾廷、林甦等担任教员及校长,励行平民教育,开办女校,并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

19226月,彭湃决定到农村去开展农民运动。通过在龙山庙大榕树下与农民谈话、演讲,并且采取耍魔术或播放留声机等方式吸引农民驻足参观,藉此宣传真理。1922729日,彭湃与觉悟农民张妈安、林沛、林焕、李老四、李思贤在得趣书室一起宣誓,成立“六人农会”。同年10月在海丰县龙山灵雨庵成立赤山约农会。1923年元旦,中国第一个县级农会:海丰县总农会宣告诞生,彭湃任会长、杨其珊任副会长。5月,在海丰成立惠州农民联合会。7月,惠州农民联合会改组为广东省农会。从此以后,以海陆丰为新起点的农运圣火,燃遍广东,扩展全国。

19244月,彭湃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按党组织安排,担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1924630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根据彭湃提议,决定举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彭湃担任第一和第五届农讲所主任。19252月,国民革命军决定讨伐盘踞东江的陈炯明,周恩来任东征军政治部主任,彭湃随部队东征军并秘密通知海陆丰县农会积极准备,配合东征军战斗。19266月,毛泽东任第六届农讲所所长,对海陆丰农民运动高度评价,邀请彭湃任职授课并介绍海陆丰农民运动经验,并特派萧楚女带领300名农讲所学员到海陆丰进行实地考察。彭湃在中国农民运动上作出重大贡献,被毛泽东誉为“农民运动大王”。

4

19273月北伐军胜利攻占南京不久,蒋介石便露出狰狞面目,悍然发动“4·12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危机关头,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召开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彭湃站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一边,痛斥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主张建立革命武装,会上彭湃当选为第五届中央委员。19278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为委员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与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革命武装二万余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

南昌起义之后,起义军按原定计划撤出南昌,挥戈南下广东,在长途转战中,突破敌人重重围堵。起义军到达普宁流沙后,彭湃奉命转道香港,不久他潜回海陆丰,继续领导海陆丰军民武装斗争。起义军到达潮汕后,几经激战分几路转移,其中一路由董朗率领,突破重围进入海陆丰,彭湃为起义军筹粮筹款,发换军衣装备,进行整顿训练,不久起义军在朝面山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19271025日,红二师及海陆丰工农军武装举行第三次起义,重新夺取海陆丰县城,并于19271118日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政权。19271211日,爆发了震动全国的广州起义,在张太雷、叶挺、叶剑英、周文雍等人率领下,第四军军官教导团及警卫团、黄埔军校特务营和工农武装共两万多人,以锐不可当之势占领广州。不久国民党重兵反击,起义军损失严重,为保存实力,起义军撤出广州后,在花县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师。192815日,红四师1100多人经紫金到达海丰,与红二师在红场会师,中共东江特委、红二师和海丰群众对红四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19283月,敌人倾全省兵力,分三路向海陆丰猛扑。不久海陆丰县城陷落后,他们挥动屠刀,疯狂制造无人区。血在流,火在燃,每个山头、村寨都有革命战士在英勇战斗。郑志云、杨望、林铁史等无数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海陆丰的土地。为保存革命力量,坚持长期斗争,彭湃带领红军和农民冲破敌人层层封锁,挺进普宁、潮阳和惠来三县边区,开辟大南山根据地,领导东江及海、陆、紫、潮、梅一带的革命斗争。在敌人的疯狂“围剿”下,红军供给极端困难。彭湃坚定乐观,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冷了盖稻草,饿了挖野菜充饥,他经常鼓励大家:“血可流,头可抛,革命的红旗不能倒”。彭湃在极其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建立了各级政权,建立了红军医院、军械厂和党校,培训了大批干部,对长期坚持斗争起了巨大的作用。19286月,党召开了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彭湃当选中央政治局后补委员。不久,他便离开了大南山,到上海参与中央领导工作,临行前,还谆谆嘱咐大南山的同志们:一定要把红旗扛到底。

彭湃到上海后,担任中央农委书记,19292月,彭湃调任江苏省委常委、省委军委书记。1929824日,彭湃在上海新闸路经远里(法国租界)主持江苏省委军委会议时,因白鑫变节,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等人被捕。彭湃在狱中被敌人施以种种酷刑,身手俱折,但无法动摇他坚守的信仰。在生命最后时刻,彭湃给党中央和周恩来写信,报告狱中战斗情况,其信中还提到:“停止营救,不要因弟等牺牲而伤心”。30日,彭湃在狱中英勇就义,年仅33岁。

返 回